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李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特色文化街区的相关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特色街区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城市的客厅”,具有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需求功能特质的开放式街区。特色街区浓缩城市历史、彰显城市文化、展示城市物产、体现城市品位,是城市特色经济和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城市的宜居度、知名度、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特色街区发展基本情况
临汾作为“最早中国”的发祥地,是中华文明源流的重要载体,在孕育、创生和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我市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弘扬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品位,在规划中对我市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弘扬尧文化、晋文化、根祖文化、黄河文化,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历史街区保护,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梳理出财神楼街、鼓楼、中大街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
二、我市特色街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特色街区建设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能级总体偏低。我市特色文化街区相比北京、成都、南京等国内知名街区,还有较大差距。总体来说,街区内业态相对较为零散,产业能级层次不一,联动辐射效应不强,缺乏联动互补等。
(二)街区管理效率不高。特色街区管理开发涉及多城市管理、市场监管、公安、消防、卫健、文旅、商务等部门,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管理效率不高。
(三)内涵挖掘不够充分。现有的鼓楼、中大街、财神楼街等特色街区多数与商业、娱乐、美食相关,历史人文气息方面还须下大力气。
(四)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现有的特色文化街区,在环境卫生、公共停车位、公共厕所、充电桩、标识导引等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合理规划,从城市发展的整体考虑特色街区的业态布局。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统筹,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编制我市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总体规划。突破条块分割和治理分权的束缚,明确不同特色街区业态功能布局。结合我市“双城”建设,打造“文化临汾”“书香临汾”“休闲临汾”,推动我市商贸繁荣,提升城市颜值、气质,促进临汾城市高品质发展。
(二)整合资源,挖掘特色,努力打造精品街区。在整合现有街区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挖掘特色,力争打造“一街一品”。应明确定位,结合历史特色,真正打造有特色的街区打造,例如在铁佛寺片区建设非遗文创街、财神楼片区建设女装街、铝锅巷片区建设美食小吃街、古城公园片区建设情侣街、贡院街片区建设风情街、关帝庙片区建设传统文化街。打造具有临汾地域特色、符合城市建设风格和街区主题的民宿、书吧、茶吧。
(三)结合靓城提质改造,打造“平阳不夜城”。我市将发展城市街区与靓城提质改造提升紧密结合,以亮化、美化街景作为助推商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向阳路、中大街、鼓楼南北街、解放路等重要路段陆续启动靓城提质工程,设置若干网红打卡地、街角游园、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临街楼宇安装亮化灯带,城市夜间形象进一步提升。政府鼓励街区利用公共区域、企业门前广场等场地在夜间举办各类打折促销、文化演出、体育健身等活动,丰富夜经济载体,提供多样化活动内容。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特色街区发展活力。聘请专业团队,加大对特色街区策划、包装和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积极兑现《临汾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从手续办理、税收减免、用地保障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奖励资金的撬动作用,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扩大特色街区规模。
(五)从体制机制入手,规范对特色街区的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将成立全市特色文化街区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快特色文化街区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政府副秘书长、文旅局局长任副组长,发改委、商务、市场监管、城市管理、体育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旅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文旅局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安排。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制定出台特色街区管理办法,促进特色街区的规范管理。
(六)加强营销宣传,扩大对外影响力。“酒香也怕巷子深”,针对不同的特色街区制定各自合理、适用的宣传方案,有针对性地向区内外进行宣传推介,吸引眼球,提升人气,聚集财气,为特色街区发展创造商机。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文化为引领,以生态为底色,统筹道路、建筑、街区、村落、生态、产业的规划和布局,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健康、养老、体育、教育等融合发展,结合科技、创意、资本等新要素手段,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街区、特色文旅小镇、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培育发展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旅精品项目,加快把我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方面工作的关系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