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王志华委员:
您提出的《对山区县沿黄文旅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临汾黄河旅游板块是全省黄河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沿黄旅游资源开发,既是助力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旅事业发展、造福沿线人民的具体行动。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黄河旅游板块开发,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黄河旅游板块基本情况
我市黄河旅游板块主要涉及吉县、永和、乡宁、大宁,以及汾西、蒲县、隰县7县,总面积9800平方公里。其中,吉县、永和、乡宁、大宁4县,是黄河板块的核心区和主体区。汾西、蒲县、隰县3县依托霍永高速、临吉高速和国道209、520辐射带动,是黄河板块的重要关联区。沿黄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这里有,以芝麻滩遗址、柿子滩遗址、翠微山遗址为代表的石器时代历史遗存;这里有,以石雕、木雕、砖雕、彩塑、壁画为代表的艺术珍品;这里有,以永和乾坤湾、红军东征纪念馆、隰县小西天、蒲县东岳庙、汾西师家沟大院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古建筑文化;这里还有,以吉县壶口瀑布、乡宁云丘山为代表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些独有的山水风光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时代价值、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为我们发展黄河文旅产业、打造黄河“临汾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沿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旅游品牌重大战略部署,以推进沿黄旅游开发为牵引,以景区创建、品牌打造、旅游营销、文创研发为支撑,从“供”“需”两端发力,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不断激发沿黄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大力推进沿黄开发,打造黄河板块的“临汾样板”
为加快推进沿黄旅游开发,我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与山西宏源集团签订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沿黄开发框架协议,推动黄河旅游板块在全省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总体上,我市沿黄旅游开发坚持了“两颗明珠、沿黄拾珠”的空间结构:“两颗明珠”就是要以吉县壶口-克难坡、永和乾坤湾两大核心景区引领项目建设;“沿黄拾珠”就是着力打造乡宁(云丘山、戎子酒庄、峰岭康养度假区、师家滩、高天山森林公园)、永和(东征纪念馆、楼山森林公园、芝河源头生态精品农业园)、吉县(人祖山、苹果产业示范园、柿子滩遗址、挂甲山森林公园、古贤水利风景区)、隰县(小西天、隰县梨博园、紫荆山森林公园、晋西红色文化旅游区、户外运动小镇)、蒲县(东岳庙、现代农业示范园、五鹿山森林公园)、汾西(师家大院、姑射山风景旅游区)、大宁(笊篱寨农耕文化园、二郎山森林公园、花卉苗木基地)等26个重点旅游项目,构建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家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集黄河观光、文化体验、风情展示、康养度假、运动休闲、乡村旅游、农业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魂文化旅游目的地”。
具体上来讲,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专班推进。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的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坚持周调度、周通报、周例会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困难问题。二是高点定位。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强化顶层设计与战略统筹,聘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编制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纲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三是突出重点。重点推进壶口-克难坡和乾坤湾两大核心景区的8个重点项目建设(壶口瀑布核心景观区、游客接待区、配套服务区和克难坡休闲生活区,乾坤湾景区游客中心、仙人湾景观提升、马家湾国际小镇和黄河国家健身步道)。四是完善设施。大力推进沿黄旅游公路建设,共谋划了全长611.026公里、总投资55.87亿元的沿黄旅游公路。
(二)成功举办大河论坛,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黄河板块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成功举办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活动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进一步提升了临汾黄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着力实施精品战略,提升沿黄文旅“品牌效应”
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打造精品服务。我市在全省首创了“回家·悦生活”品牌标准化创建活动,发布“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质量要求》《服务品牌酒店的划分与评定》《服务品牌民宿的划分与评定》三个地方标准,面向全市文旅行业和窗口服务单位,推出“用心、暖心、热心、精心”的服务体系,让广大来临游客充分感受到“精神回家、心灵回家、服务到家”。二是打造精品景区。一方面,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沿黄七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激活文旅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无处不在、宜居宜游、处处皆景、主客共享”的广义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加大景区提升力度。重点推进了壶口、云丘山景区创5A工作,云丘山景区于和壶口景区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是打造精品路线。我们将沿黄七县的文旅资源认真梳理,与全市重点景区打包呈现,精心打造了“三横·三纵”精品旅游路线,将核心景区、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了大景带小景、美景串成线的旅游发展模式。四是打造精品文创。依托山西师范大学、山西传媒学院等专业院校,建立“临汾礼物”文创商品创意人才库,组织优秀设计人才为临汾创作文创精品。
(四)积极做好宣传活动,奏响黄河文旅融合发展“华美乐章”
为最大程度对冲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影响,我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大力推介我市旅游资源,助力旅游经济企稳回升。一是拍摄文旅宣传视频。邀请黄晓明、宁静、姚晨等明星拍摄公益宣传,邀请抖音达人“意公子”讲述我市历史文化,进一步提升了我市旅游在全国的影响力。二是启动惠民消费活动。从“五一”小长假开始,启动了“悦享临汾·回家有礼”系列活动,开展了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发挥消费券的杠杆作用,撬动旅游经济,推动文旅市场加快复苏。三是开展云端推介。积极参加由省文旅厅主办的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有效提升了我市黄河旅游板块的知名度。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文化旅游还没有完全深度融合。沿黄七县历史文化遗存丰厚,黄河文化、中和文化、红色文化璀璨夺目,但我们对沿黄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挖掘还不够,还没有完全做到以文化来浸润人、打动人、陶冶人、感染人,游客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还不够强烈。
二是沿黄旅游项目开发仍然缺乏深度。壶口、云丘山、乾坤湾等龙头景区仍以观光游为主,特色游、深度游发展还不充分,旅游经济主要停留在门票以及简单的景区二消阶段,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还不突出。
三是景区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够完善。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公共交通、住宿餐饮能力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旅游宣传营销的效果还不明显。沿黄七县对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一些景区由于策划、包装、打造不到位,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打好基础,扎实做好沿黄旅游开发工作。坚持以沿黄旅游资源开发为统领,充分发挥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班作用,按照既定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进两大景区8个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努力把临汾黄河板块打造成为黄河流域上独具代表性的文旅融合示范区。
二是强化引领,积极推进沿黄七县全域旅游和A级景区创建。积极指导沿黄各县做好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大创A力度,重点推进永和乾坤湾国家5A级景区创建,力争年底完成创建目标。
三是提升标准,深入开展回家品牌服务标准创建。成立临汾市旅游服务建设品牌联合会,在全市文化旅游和窗口服务单位开展“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创建,创建命名表彰一批“回家”品牌服务示范单位,以服务标准的不断提升,带动沿黄旅游事业繁荣发展。
四是打造特色,持续推进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深入开展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通过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刺激文旅消费不断回升,推动文旅消费规模稳步上涨。同时,借助“互联网+文化旅游”推广新模式,通过云上直播、线上推介、大数据赋能、百强旅行社助力等新方式,向国内外广大网友推介沿黄地区文旅资源,推动沿黄地区文旅经济持续复苏。
五是补齐短板,不断提升沿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提升景区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标识系统、网络覆盖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加快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另一方面,加快旅游公路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沿黄旅游公路建设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沿黄文旅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文旅产业方面工作的关系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