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件法规 > 建议提案答复 > 政协提案答复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A类第072号提案的答复

2022-11-02    

郭宝爱委员:

  您提出的《发展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文旅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有利于打造生态宜居空间,有助于实现乡村的乡风文明,有助于形成治理有效格局,有利于实现村民生活富裕。因此,文旅产业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加快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让文物“活起来”,让旅游“火起来”。

目前,全市56个景区(景点)中文物保护单位有25处,涉及13处国保,6处省保,3处博物馆;在全市16个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中,文物保护单位占8个,占比50%,以充分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优势,以文物搭建平台,创新旅游载体,推进文旅融合,扩大宣传影响,增加旅游效益。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我市拥有丁村遗址、陶寺遗址、晋国遗址等,都是对“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的重要物证,尤其是陶寺遗址,拥有最全面的文明起源形成要素和标志,陶寺观象台更可以说就是文明之光,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基本可以断定,临汾就是“最早的中国”,就是传说中的帝尧之都。

  一、丁村文物资源概况

丁村拥有丁村民宅和丁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20日被住建部公布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4年3月10日被住建部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和2012年,丁村古建筑群先后两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它是山西省入列该名单的四个项目之一,也是我市唯一入列该预备名单的项目单位。

拓展研学旅游基地建设项目,与户外拓展、科技旅游、文化旅游及乡村旅游等结合,不断强化研学旅游基地功能,提高客群的参与度和加强体验感,充分开发双向互动式研学产品,呈现更深度的景区研学内容。多年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丁村文化这3个基本立足点,努力推动丁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探索旅游产业发展途径,谋求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拓展文化旅游市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丁村旅游产业发展凸显成效。

(一)丁村民俗文化展示

我们将丁村根祖文化、民俗文化与丁村旅游深度融合,依托雄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大胆创新观念,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百人吉他,酷秀丁村”--中国(山西襄汾)丁村首届吉他公益音乐会、端午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欢乐度两节,喜迎十九大”等助力临汾申办山西旅游发展大会系列活动。活动中,我们将傩戏、天塔狮舞、跑鼓车等多种传统非遗项目与现代音乐、舞蹈、诗歌、茶艺等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呈现出焕然一新的艺术效果,不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既使千百年来流传的优秀民俗文化历久弥新。同时,各种晋南传统小吃使丁村游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极大的增强了丁村旅游的文化体感,旅游客流量大幅度增加。

(二)丁村文化旅游宣传推介

我们加强了与旅游中介机构的合作密切,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扩大丁村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工作,利用网络媒体、电视节目、杂志报刊等多种媒介渠道宣传推广丁村文化旅游。同时作为临汾“中国根·黄河魂”旅游品牌的核心代表,在参加《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节目竞演,助力临汾申办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城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陶寺遗址

  (一)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一区一园一圈”产业驱动引擎

以建设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依托,辐射全市,打造“一区一园一圈”,一区,即陶寺遗址核心区;一园,尧文化旅游产业园;一圈,古文明旅游圈;以陶寺遗址为中心,衔接丁村遗址、尧庙尧陵、曲沃晋国博物馆、洪洞大槐树、丁村明清民居、汾城古建群等资源,建设集参观、研究、研学、体验的且宜居、宜业、宜游、世界一流的尧舜之都旅游目的地,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发展的驱动引擎。

(二)打造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山西知名旅游目的地

引入文化新经济理念,探索陶寺遗址文化IP衍生、转化和运营的新路径,培育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和新体验。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形成农旅互动、文旅互融、商旅互赢的示范区增长亮点。一是注重文化与产业的融合,结合陶寺特色IP元素开发了龙盘、土鼓、观象台模型等文创产品;二是推动文化与文旅的融合,推出陶寺文化体验项目,与社科院考古所合作,组织天文、考古、摄影等爱好者,每年举办四次“历法之源天象观测体验活动”;三是推动文化与研学的融合,推出人祖山-陶寺-塔儿山的“神轴”和尧庙-陶寺-丁村遗址的“人轴”两条研学走读线路。

  (三)打造共建共享共赢与协调发展的大遗址和谐村庄

秉持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理念,关注示范区原住村民利益,注重陶寺遗址保护与村庄融合发展的关系,推动陶寺遗址助力乡村振兴。一是改善遗址整体保存环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积极引导陶寺村、中梁村、东坡沟村、宋村村民调整种植业结构,种植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特色农产品;二是鼓励遗址范围内的居民以家庭作坊的形式,制作手工艺类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创产品,增加周边群众的收入;三是出台《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既有住宅翻新管理办法》,使房屋外观既与陶寺遗址环境相协调,又能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四是加强原住村民的职业培训,拓展就业空间,创新遗址保护利用与周边村庄和谐共享的发展模式,打造共建共享共赢与协调发展的大遗址和谐村庄。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创新模式、打造品牌、拓展市场、优化环境、改善设施,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尤其是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带动,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事业共赢。



  

网站地图

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