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郭红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文旅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文化旅游产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为抓手,全面推动文旅产业更深更实发展。
一是政策出台激发市场新活力。制定《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临汾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统筹沿黄、沿汾、沿太岳、市区、市域文旅产业发展;制定《临汾市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办法》,草拟《临汾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草案),促进我市文旅资源保护开发步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轨道。2018年出台《临汾市旅游奖励办法》,2020年对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定了《临汾市旅游差异化奖励办法》,带动临汾文旅全产业链发展。
二是文旅品牌创建迈上新台阶。大槐树景区、云丘山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洪洞县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4A级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3A级25个;创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1个,“黄河人家”46家、“太行人家”25家。成功申报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4家、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4家、省级休闲旅游街区2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7家。精心打造“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体系,创建示范单位62家。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饭店54家,数量居全省第一。
三是项目建设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临汾市博物馆、临汾市图书馆两大场馆成功落地。投资100亿元的临汾市黄河板块旅游发展综合项目动工实施,对沿黄七县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以壶口、乾坤湾建设为重点,串联26个景区景点,一体化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汾段)”和“黄河魂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乡宁县云丘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项目、陶寺遗址博物馆项目和陶寺遗址公园建设、乡宁县紫砂小镇、古县天下第一牡丹园、襄汾荷花园等一批好项目落实落地,推动景区景点完善要素、补齐短板、挖掘内涵、提升品质,为临汾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四是宣传营销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海内外嘉宾齐聚黄河之滨,共话大河文明,共商黄河保护,共谋合作发展,搭建起了世界大河流域沟通合作的桥梁。持续举办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古县“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尧都区尧文化旅游节、安泽黄花岭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策划推出《诗人诵黄河》《临汾最中国》《不枉临汾》《只此临汾》等宣传视频,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临汾文旅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近年来我局在文旅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相对先进地区,还存在很大差距。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盘活文旅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持续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力争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6家。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实实施。推进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夜间旅游等文旅产业新业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出沿黄黄河风情游、沿汾根祖文化游、沿太岳生态康养游和“行大运—观山河—转乾坤”三纵一横精品旅游线路。开展“书香临汾”建设,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编制出台《临汾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打造。持续深化品牌民宿建设发展多元化住宿体系,不断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向好向前发展。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