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张兆水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现阶段主要工作:
近年来,市文旅局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文化旅游产业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条主线,充分利用我市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优势,多措并举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政策激发市场活力。制定了《临汾市旅游差异化奖励办法》,对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等进行资金奖励,带动全市文旅全产业链发展。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文旅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乡村旅游示范村、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等等,充分发挥示范激励作用。
二是品牌创建迈上新台阶。成功申报山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4家、山西省文旅康养示范区创建单位4家、省级休闲旅游街区2家、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7家。精心打造“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体系,创建示范单位62家。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省级136项。举办了“文创生活 悦享临汾”临汾市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晋侯鸟尊ip及衍生品、澄泥砚龙盘等作品获奖。
三是宣传营销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2022年9月17日-19日,第三届大河文明旅游论坛世界旅游联盟·黄河对话暨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峰会在乡宁县云丘山景区成功举办,海内外嘉宾齐聚黄河之滨,共话大河文明,共商黄河保护,共谋合作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临汾黄河文化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推动临汾文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此外,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节、云丘山中和文化节、尧都区文化和旅游节等文旅节事节庆活动成功举办,持续唱响“中国根·黄河魂”文旅品牌。策划推出《诗人诵黄河》《临汾最中国》《不枉临汾》《只此临汾》等宣传视频,多措并举,不断提升临汾文旅的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近年来我局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先进地区和群众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盘活文旅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持续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提高重视程度,以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振兴。出台《临汾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会展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临汾市未来五年文化、旅游、康养、会展产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将符合产业需求、能够有效执行的配套政策纳入其中,实现“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总体目标。
二是整合资源突出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加快“书香临汾”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公共阅读服务体系,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丰富城市文化内涵。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遗产优势,持续培育各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继续鼓励乡宁金砂紫陶、翼城花鼓等优势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持续培育省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提升集聚效应。
三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找准文物保护开发、非遗传承利用、历史名人故事、特色文艺演出与旅游景区建设的融合点,开发红色旅游、历史文化游、乡村旅游、夜间旅游、博物馆游等多种业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
四是加强项目建设。持续实施A级景区倍增计划,力争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4-6家。推进文旅项目建设,谋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落实实施。推出沿黄黄河风情游、沿汾根祖文化游、沿太岳生态康养游和“行大运—观山河—转乾坤”三纵一横精品旅游线路。编制出台《临汾市博物馆之城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博物馆之城打造。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产业方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0357-2221316
主办: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17
承办: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9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